吴彬松:争当不负新时代的青年干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秋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有感 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三次重要讲话,为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校准航向、把稳舵盘。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在履职尽责中自我革新、自我革命,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 武装好头脑才能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信仰的坚定与理论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干部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不同价值理念交相杂陈、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我们青年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多思多想,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事业,经常剖析自己的理想信念、思想言行、党性修养,掸去思想上的灰尘和祛除内心中的污垢,永葆政治本色,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锻造铁肩膀才能本领高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他们热情高、有闯劲,但也有许多短处,在成长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 进入新时代,新情况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层出不穷,“思维固化、本领恐慌、能力不足”日益凸显,我们青年干部要建树五种思维,以战略思维把握“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以创新思维下好“先手棋”,以辩证思维解析“望闻问切”,以法治思维解决“疑难杂症”,以底线思维警惕“黑天鹅”防范“灰犀牛”。要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增强“八种本领”,涵养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肩负起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和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的使命责任,肩负起既要吃透上情、又要摸透下情、还要掌握实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使命责任,肩负起善于从总结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中发现规律、看清走势、把握主动权的使命责任,真正用铁肩膀担起新时代美好安徽建设的新使命。 磨砺硬脚板才能实干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过“五关”、练“内功”,入党、提干、上大学,坚定迈出人生第一步。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青年干部要坚定地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在立足本职、专注主业中不断提高“七种能力”,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特别要把提高抓落实能力作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举,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敢抓落实、善抓落实,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要始终坚持敢于担当、善于负责,“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奋发有为为荣,以不负责任、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为耻,勇担风险、迎难而上,掌握科学工作方法,善于总结教训、纠正错误、改进提高,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淬炼直脊梁才能作风硬朗。打铁必须自身硬。一个人必须挺直自己的脊梁,才能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我们青年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自重的觉悟、自律的底线,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要时刻清醒认识“四风”的顽固性和复杂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记“三严三实”,始终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政治标尺、言行标尺,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青年干部们,这是最好的新时代。让我们在做到“两个维护”中立德修身,在服务人民中展现青春荣光,在担当历史重任中实现人生价值。【作者是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第4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